今天是:  
本网站已支持IPv6网络
本院动态    
· 筑牢数据根基 提升办案质效 | 青...
· 漫说青检 | 育儿补贴成 “鱼饵” ...
· 取他山之石借智借力 推动青山数字...
· 青山区人民检察院2024年决算公开
· 漫说青检 | 从 “深信不疑” 到幡...
· 青检微课堂 | 西游反诈记—贪奖入...
法律文书    
· [青山区院]起诉书(李某甲、韩某...
· [青山区院]起诉书(李某某盗窃罪...
· [青山区院]起诉书(王某某涉嫌诈...
· [青山区院]不起诉决定书(王某某...
· [青山区院]不起诉决定书(徐某某...
· [青山区院]起诉书(葛某某盗窃案)
典型案例    
· 生态环境损害赔偿与检察公益诉讼...
· 检察机关刑事抗诉典型案例
· 依法惩治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及...
· 在办理涉未成年人案件中全面开展...
· 检察机关依法惩治拒不支付劳动报...
· 最高检发布“高质效办好毒品案件 ...
当前位置:首页>>检察要闻
首部“检察公益诉讼”大型纪录片《人民的利益》聚焦了什么重大举措?
时间:2025-08-06  作者:  新闻来源:  【字号: | |

7月15日以来持续播出的《人民的利益》,是国内第一部专门聚焦“检察公益诉讼”的大型纪录片。

建立公益诉讼制度,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是全面依法治国、建设法治政府的重大举措,对于推进全过程人民民主具有重大意义。

2017年6月27日,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表决通过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的决定,确立检察机关提起公益诉讼制度。建立公益诉讼制度有利于保障公民参与国家事务管理的积极性,并为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提供切实可行的载体路径。

公益诉讼是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的重要形态

全过程人民民主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的鲜明特色和显著优势的新概括、新表述,其主体是“人民”,内容是“民主”,参与程度是“全过程”。全过程人民民主不仅强调选举过程中的人民参与投票,也强调选举后的日常治理过程中的人民参与。全过程人民民主不仅努力让人民群众对每一项立法感到满意,也努力使每一个执法决定、每一宗司法案件都让人民感受到公平正义。

基于公益诉讼的特征而言,公益诉讼体现的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形态。公益诉讼坚守正义,超越一己之利,为大多数人的合法利益,甚至是被侵害的国家利益寻求司法救济。

一是公益诉讼主体广泛,“主体全”有助于社会公众法治意识提升。公益诉讼的主体是不特定的人,一般仅指无利害关系的人,体现了全过程人民民主的“主体全”,具有主体的广泛性。比如,《人民的利益》分集《无碍之上》里,记录了这样一个场景:三位检察官努力操控轮椅,却难以逾越几厘米的障碍。主创人员表示,通过镜头放大这些微不足道的“几厘米”,旨在让人看清特殊群体的真正所需。

二是公益诉讼内容的公益性,“内容全”有助于实现社会公众之间合力。检察机关起诉的出发点在于维护社会公共利益、法律尊严及社会公平正义,而非个人一己私利,体现了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内容全”。比如,《人民的利益》分集《失去的土地》记录75名外嫁的妇女被排除在征地补偿方案外的维权之路。

三是公益诉讼范围的广泛性,“形式全”有助于理性化解社会矛盾。公益诉讼涉及的案件范围宽泛,可以是民事侵权行为,也可以是行政违法、刑事犯罪活动,体现了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形式全”。比如,《人民的利益》分集《公共之地》把镜头对准三江源地区青海省玛多县人民检察院,在一次非法捕捞案件办结后,该院向当地主管部门提起怠于履职的行政公益诉讼,体现出公益诉讼凝聚共识的独特作用。

如何进一步推动公益诉讼工作

1、加大宣传力度,形成全社会保护公益共识

一是要加大公益诉讼宣传力度,增强公益诉讼随手拍的利用率,提高发现公益诉讼线索的敏感性,时刻保持对新闻媒体的关注度,及时跟踪社会热点焦点问题,从“曝光”事件中发现线索。

二是要科学及时公开案件信息,回应群众的关切,发挥正确的舆论导向作用,为基层检察机关开展公益诉讼工作提供强有力的舆论支持。

三是通过加强与公安、环保、市场监管、税务、消防等部门的沟通协作,探索建立行政执法与检察司法信息共享平台,扩大案件线索获取的覆盖面。

四是要提高运用大数据的意识。贯彻落实以“检察大数据战略”赋能高质量发展精神,通过大数据发现更多的检察公益诉讼案源信息和线索。

2、提升协作力度,构建公益诉讼联动机制

一是强化检察院的主导功能。从整体上对公益诉讼进行制度设计,优化公益诉讼的案源结构,发挥公益诉讼在社会治理中的价值。

二是发挥政府的组织协调功能。要从政府层面和社会层面统筹资源为公益诉讼开辟道路,协调政府部门、司法机关和大学、律所、媒体之间的关系,构建一个多方有效协同联动的平台。

三是发挥律所、媒体的支撑作用。加大对社会力量参与公益诉讼及其他法律公益活动的正向激励力度,发挥专业社会组织的力量,形成法治建设的合力。

3、强化系统思维,提升公益诉讼参与社会治理水平

一是建立源头治理机制。主动将公益诉讼办案职能向社会治理领域延伸,探索实现“个案办案—类案监督—系统治理”的治理路径,运用“检察建议+调研报告”办案模式,为党委、政府及相关部门提供加强综合治理的建议参考,推动健全完善相关行业、领域治理体系建设,切实将制度优势转化为社会治理效能。

二是建立部门联动机制。通过“府检联动”,加强线索移送、公益保护宣传、共同守护公益等方面的联动,形成守护公益合力。建立党委领导、政府挂帅、检察机关具体负责、社会各界共同参与的公益诉讼工作格局。

三是建立信息共享机制。加强与行政机关的沟通协作,探索建立案件信息共享、线索移送、办案协作等工作机制,用制度推动行政机关转变观念,形成公益保护的合力。

四是建立合作共赢机制。要大力宣传公益诉讼办案理念,让行政机关充分理解在检察机关提起公益诉讼前对检察建议的整改落实就是诉前实现保护公益目的的最佳司法状态,共同树立合作共赢的理念,主动接受检察监督。

(作者为上海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研究员)


友情链接:

版权所有:内蒙古自治区包头市青山区人民检察院
地址:包头市青山区文化路东端南侧赛汗路东四道沙河西 电话:0472-3332000 邮编:014030
技术支持:正义网 京ICP备10217144号-1
本网网页设计、图标、内容未经协议授权禁止转载、摘编或建立镜像,禁止作为任何商业用途的使用。